学校主页 评建首页 迎评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评建简报 评建问答 教改亮点 组织机构
  当前位置: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评建网 >> 政策文件 >> 正文
  今天是: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05-02   浏览次数:
 
     
 

 
为推进学院加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根据福建省、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及三明市“十三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院发展回顾
(一)落实工作责任制,党建工作持续加强
1.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2012年9月29日,学院成功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的领导班子,讨论和通过了王怀毅书记代表学校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进一步确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工作主题,提出了“确保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学校和省级党建工作先进”(简称“一确保三争创”)的奋斗目标。
2.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健全责任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出台《党建工作“三级量化”考评工作细则》,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作风建设取得新突破。校党委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和干部都经历了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都得到了强化,“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办学定位逐步明确,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办学定位在探索中逐步明晰。明确办学方向,紧密对接三明市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任务,明确服务面向,轻纺工业类专业服务全省纺织产业,机械电子类、纺织染整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三明市产业改造升级,医学护理类、学前教育等专业服务三明市民生工程。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校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包含1幢1.8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1幢9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3幢共3.3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新增床位3200床,翻新改造了4幢旧学生公寓楼,并实现了全院学生公寓楼空调、热水器等设施设备的全面配置。完成了医护实训中心、经管多岗位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轻纺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等教学实训场所建设。
3.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加强。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2015年底,学院共有在编教职工291人,其中专任及校内行政兼课教师243人,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 83.79 %,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116人,占教师总数的47.73 %;其中在教学岗位上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共有80人,占教师总数的32.92%;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02人;双师型教师92人,占37.86%。另有校外兼职教师150余人,附属医院教师队伍70人。现有省市级教学名师7名,纺织染整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三)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在抓好纺织、染整、服装、会计和护理等传统优势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成功申办了临床医学、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一批国控专业,现已建成医学护理、纺织染整、财经商贸、机械电子、学前教育等36个招生专业的5个专业群。形成了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主干、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型专业结构布局。
2.课程改革步伐加快。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及管理办法》等文件,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了“321”式教学改革方案,即“3个一体”(赛训一体、课证一体、校企一体)教学改革与管理,“2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1项制度”(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公共课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公共英语、公共计算机、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军事理论课等课程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行“一企一方案”,为“二元制”试点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实验实训室建设更加完善。现已建成覆盖校内五大专业群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赛训一体、课证一体、校企(企业、医院、幼儿园)一体”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在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市博物馆的基础上,开辟了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尤溪县博物馆、宁化县纪念馆与石壁客家祖地、永安抗战省会、建宁反“围剿”纪念园和中央苏区纪念馆、泰宁大金湖世界自然遗产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基地。
(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
1.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建设校内产学研实训中心(实训室)41个,建成118个校外产学研基地。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与企业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保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成立现代制造类、商贸旅游类两大职教集团,率先探索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联创旅游酒店管理多元投资职教集团,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招生招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新突破。倡导“工匠精神”,结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把产教融合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去;以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提高为主线,将课程设置与产业、行业的调整发展对接;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关系设置课程,将理论认知与操作认知有机统一起来,并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专业课程安排上充分体现产教融合,以项目带动实践性教学,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把技术技能的要点与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基本上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3.现代学徒制与“二元制”试点工作有新进展。通过招工招生一体化、招生招工一体化的形式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的校企合作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福建省纺织行业、三明市机电产业、三明市酒店管理行业等产业行业布局,结合各二级系部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开发了现代纺织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酒店管理等专业“二元制”试点,人数达500余人。
(五)学生教育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1.全员育人体系逐步形成。先后出台《学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学生导师制考核办法》《兼职辅导员管理办法》等,不断强化班主任、学生导师等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强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班会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开展线上思想引领工作。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逐步融入学生培养和专业课教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结合三明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学、实例教学、实践教学,增强了思政课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3.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初步建成。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建成“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创新产业园”“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与“新华网创客大学”合作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电商4.0”课程。创新产业园现已有11个项目入驻,涉及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医疗保健、机械制造、3D打印、产品设计、摄像摄影等多个领域。积极举办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帮帮团”和“爱创意DIY”等5个团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福建赛区选拔赛,2个团队荣获二等奖、3个团队荣获优秀奖。
(六)学院综合实力增强,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1.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其中高职生达到90%。五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8000余人,其中为三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比例达到60%。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专业核心课程25门,专业优质课程64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出版9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特色校本教材21部。科研立项共228个,实现科研经费180万元,包括:省部级立项2项、市厅级立项83项、院级120项、横向课题6项,各级各类学会课题17项。全院教职工在发表论文500余篇;56项成果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成果奖;取得专利7项。学院主办的《三明职业技术教育》,共发表教科研论文400余篇。
3.社会服务卓有成效。完成各类社会培训4.18万人次,其中职业技能鉴定1.1万人次,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培训12500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1.83万人次,受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委托开展全省监狱干警“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初任培训、中高管培训班,培训1197人次;获国家专利7项,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到账经费达到120万元。共举办3期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教师数128人次,接收了1名管理干部、16名专业教师来学院挂职锻炼,派出16名干部、15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农村、企业、职业学校任职指导。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科技下乡服务、文化下乡、青年志愿者下基层等各类主题活动,参与教师和学生人数达2000人次。
二、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发展的机遇
1.国家大力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福建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高职院校建设目标责任管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步入改革发展黄金时期,也是我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从福建全省看,中央支持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力度空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互联网经济加速发展。从我市看,中央和省上十分重视老区苏区发展,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政策叠加,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壮大,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稀土、氟新材料、石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我院“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3.学院整体更名改建的新机遇。更名改建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为学院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发展用地和建设资金等问题,也为入围省级示范校建设工程增加了筹码。三明市政府已将原高级技工学校54亩及校舍2.5万平米、原行政干校43亩及校舍0.59万平米划拨我院使用,并同意在三明职教园区划拨300~500亩土地,作为现有非医学类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用地,更名改建专项经费200万元已经到位。校园南区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将有望列入医改专项经费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二)面临的挑战
1.学院外部环境。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面临着重新洗牌,优胜劣汰,我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近年来,我省生源数量持续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争夺呈现白热化状态,随着护理等传统专业优势面的缩小,而工科类专业招生短板善未补齐,招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我院地处山区办学,存在一定区域劣势和紧张的财政供养压力,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区域经济欠发达,具有一定合作办学实力和能力的优质企业不多,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我院在对接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受到影响。
2.学院自身竞争力。我院建校时间短,办学质量水平、综合治理能力、服务发展能力等与高水平现代职业院校还存在一定差距。更名改建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后,学院面临多重建设发展任务。首先,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授课方法、内容、课时、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要继续探索推进。其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在专业领域、行业领域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数量不多,核心专业竞争力有待提高;专任教师中专业领军人才相对缺乏,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再则,产教融合与产学研结合不够密切,现代学徒制与“二元制”试点工作还要继续创新突破;新形势下“医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渠道有待探索创新。校园南区改建等新一批的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推进,医药卫生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福建省政府和三明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精神,立足三明,面向全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接福建省自贸区建设,服务三明民生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坚持以树德立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确保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和争创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省级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的“一确保三争创”办学目标,大力推进更名改建工作,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6000人左右,非全日制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等每年10000人次以上,突出并做大做强医学类专业(学生数占比50%-60%),巩固和发展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数占比40%-50%),形成医学类专业与非医学类专业协调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进的办学格局。
以迎接2017年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创建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为抓手,全面推进更名改建工作,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产教融合紧密、创新意识突出、质量水平领先的全省山区医学人才培养重点基地和省内一流高职院校。
四、具体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建成以医学类专业为“龙头”,经管、师范、机械、轻纺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通过优化、调整专业,撤并转改专业5-10个,新增专业10-12个,专业总数达40个左右。打通学历提升通道,创造条件与省内外知名本科院校联办本科专业1-2个,建设省级特色专业1-2个,院级特色专业5-8个。
(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1-2个、院级教学资源库15-20个,建成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20门,校企合作编写教材10-15 部。大力推动学生考核方式改革,依照课程标准,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采用项目考核、过程考核等方式,结合学生出勤情况、职业素养、协作能力等方面展开成绩综合评定。
2.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按照“一个目标,两个证书,三个平台,四个阶段,五个衔接”的“12345”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目标”是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两个证书”是指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三个平台”是指课程体系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技术技能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四个阶段”是指实践教学体系中四个实践阶段,即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技术技能培养阶段。“五个衔接”是指专业建设和产业需求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衔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衔接;实习实训与真实项目衔接,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衔接。各专业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建设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深入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造或新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40个左右,争取每个专业有一个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新建或改建校内相关专业实训室,努力使实训室的软硬件达到专业课程实训的总体要求,新建校内实训室20个左右、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基地1-2个,到2020年,每个新设专业拓展合作单位(行业企业、医院、幼儿园等)10家以上,校企联合新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达到150个以上。
(三)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1.教师队伍。到2020年,学院教职工总数达625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375人左右,生师比达到16:1。在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力争达到85%;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达到28%左右。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5名左右,其中引进技术技能大师3-5名;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5个;培养高层次人才之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学术人才和服务之星150名左右;示范专业有1-2名市级以上的专业带头人;组建校企合作“双岗双责双薪”优秀教学研发团队5个;加大专任教师境内外进修的力度,公派留学或短期出国进修人数达到20人以上。
2.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的轮岗交流和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落实《部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按照岗位需求,实行部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3.学生管理队伍。按照6000人的在校大专生规模,按师生比1:200标准配备辅导员,提高新进辅导员专业和学历要求,鼓励在职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加大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积极举办和参加省、市各类辅导员技能大赛,开展思政工作课题研究、学生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为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搭建平台;加强辅导员培训、交流、考核,探索实施辅导员诫勉和退出机制。完善全员育人体系,包括进一步完善落实专、兼职班主任制、学生导师制等,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四)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探索完善全员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贯彻实施专、兼职班主任制、学生导师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及奖惩办法,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强化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开展遵规守纪、文明礼仪、文明餐桌等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加强班级管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组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考核、落实班主任管理责任,对班主任工作实行按月评分、考核,并按照等级标准发放班主任津贴,促进班风、校风建设。
3.树立服务意识,营造氛围,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由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的转变,着重在“学生端”上增加各项投入,强化激励,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社团组织数量和规模,提供经费、场地、时间等支持,大力发展学习型、体育类、创新创意类社团组织,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升级学生宿舍门禁系统,设立楼栋学生自制委员会,创新管理模式,依靠学生自身力量来强化学生宿舍管理。
(五)招生与就业工作
1.改革招生模式。“十三五”期间,要加强招生工作领导,创新招生工作思路,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组建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招生就业队伍,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参与招考改革,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二元制”、五年制大专、中高职衔接升学等其他项目的招生规模;探索与推动校企合作、省内外合作等方式巩固和培植新的生源基地,扩大招生规模。
2.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健全和完善学院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专门课程,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争取更多的学生成为新时期的创客。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服务为驱动、不断落实“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目标,从根本上保障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满意度。
(六)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创新
1. 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各个行业协会的协调、指导作用,促进政府、行业、企业(含医院、幼儿园)和学校四方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育、教学团队互聘、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长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长效合作,让学校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形成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到2020年,全院1/3以上的专业与企业建立共建关系,校企联合新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开发优质核心课程30门左右,开发校本教材及实训教材30本左右,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达到200个以上。
2.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继续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以满足福建省纺织、酒店、机械等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实施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打通招生招工“双通道”,采取单独招生、注册入学,招收企业在职员工进校学习,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定向就业。推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力求在“十三五”期间同5-10个专业切实开展“二元制”的共同育人模式。
3.全力建好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与多元投资职教集团。统筹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医校联合培养、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中心、员工继续教育培训,推进成员单位人员互派互聘,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全力做好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与多元投资职教集团两个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依托职教集团培养五年一贯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100名,打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品牌。
4.依托医改资源,全力打造直属附属医院。配合更名改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十三五期间,继续创造条件,统筹政府资源,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县医院建设成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促进医学类专业健康发展。
(七)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学校与二级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充分发挥、调动二级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二级院系(部)的自主管理、自主理财、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进二级院系行政在学校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院系(部)工作,积极引导二级院系(部)根据学校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统筹内部人、财、物的使用和管理。指导二级院系(部)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由二级院系(部)负责本单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建立符合我校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
2.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从在建特色专业开始试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2-4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将作为特色专业检查验收的必要内容之一。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处理好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之间的关系,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1.校园南区建设。按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推进校园路网建设,贯通高岩北校区与新泉南校区校园通车道路建设;校园四期、五期建设(暨医科职院一期、二期建设),规划建设规模6.5万平方米,其中,1幢1.6万平方米的图书信息综合大楼,3幢3万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综合大楼,1幢1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新增床位1000个,1幢6000平方米的食堂和多功能厅,1幢3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中心。争取通过5年的建设,使校园南区建设达到与北区相近水平。积极争取落实生态新城连接职教园区的300亩发展用地,对接职教园区建设,谋划开辟第二校区。
2. 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协同教学部门推进混和式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互动平台(慕课MOOC) 建设,开辟教、学两方面线上线下教学、学习与分享的全新模式。建好教学资源网站和精品课程网站,努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建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3. 图书馆建设。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环境优美、位置中心的图书信息综合大楼;图书馆藏书达到48万册,其中专业图书达80%以上,以满足学校在校生6000人的需求。加入FULINK(福建高校数字图书馆)平台;继续与三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平台深度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做好数字文献资源库建设,兼顾数字图书、学位论文、学术期刊、人文期刊、考试培训、教学课件视频等模块,推进网上图书馆建设。建立健全图情资源的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与教学、科研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保证图情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4.平安校园建设。深入开展“综治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以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校事业发展。建设长期稳定、环境和谐、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大度宽容平和共处的校园。
(九)加强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1.对外合作与交流。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配合各专业群的职业教育特点与要求,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继续扩大校企合作单位的数量与质量,建立一批生产技术先进、与学院专业融合度高的知名企业做为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满足学院各专业认识性实习和顶岗实习要求。
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以国际视野审视办学目标、办学要求和办学行为,新增 10 个友好院校,适时新建中外合作专业,使学校与国际最前沿发展接轨。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师资、教材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体系,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2.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5个科研研究所,抓好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业、经济管理、医药卫生、人文教育等科研团队建设。着力提高各院部在各自专业领域、重大专项申请等方面的竞争力以及跨学科联合攻关能力,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每个研究所每年有两家企业以上达成合作,创造效益20 万元。每个科研团队每年为社会提供5 项以上技术服务,创造一定的效益。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使我院承担或完成的科研课题总数达 500 项;获科技进步奖 30 项,其他论文奖、优秀科研奖 50 项。
全面推动社区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及对口支援工作,把学院建设成为三明生态工贸区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和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开放教育资源,开发40 多个技能培训包,面向社会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帮助下岗人员获得从业技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岗接受学历教育,促进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转变,成为面向人人的终身学习教育基地。到2020年为社会人才培训达到5万人次,新增鉴定工种10个,技能鉴定达到3万人次;实现所有专业专任教师进企业锻炼时间至少3个月以上。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开展科技、文化等各类服务不少于5000人次。
(十)校园文化建设
全力构建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巩固和保持“省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以促进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工作保障。继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和总结。建立团干、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各部门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保障活动开展。
2.文化设施。按教育部人均活动面积基本要求规划建设师生文体场所,逐步配套好内部设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合理利用各场所,划分各区域。
3.文体活动。重视师生人文素质养成,开设符合三明地方特色的文艺选修课,聘请知名专家开展学术报告或知识讲座。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依托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举办传统节日纪念活动、校园技能文化节、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学生社团成果展等活动。
4.文化品牌。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塑造与传承,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传承完善,并运用团委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打造好品牌,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系列品牌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依法治校。依据国家法律和规章,修订完善《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章程》,建立有利于落实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配套制度,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提供制度支撑。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明确校内职能机构、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学校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
2.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对高等职业院校党建的方针、政策与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及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常态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教代会以及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以全校师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密切关注并及时解决广大师生反映的热点问题,为教职员工提升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高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各类案(事)件的发生;完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控机制,提高防范能力。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工程,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治理,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二)制度保障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深化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确立二级院系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其办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增强二级院系办学生机活力。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2. 推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根据学院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加大人才培养、教学质量、项目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目标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和建立力度,逐步实现全方位的依法治校、依章办事制度,强化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与落实基础;完善学院各项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和建立规划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的考核、反馈和动态管理机制,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力度;加强学院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的宣传学习,提高师生对学院发展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资金保障
1.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根据总体规划和目标任务,健全节约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和资源配置。主动对接省市财政、教育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的经费支持,争取增加年初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专项资金。对接各个合作银行,争取贷款额度,争取低利率贷款,并努力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国际贷款。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院自身资金的创收能力,积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院外资源,实现财政投入、社会筹措与学院自筹的多元投入方式。
2.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调配使用效率。完善《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专项资金的预算、分配、核算监督管理办法,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建设资金投入。加快学院二级财务制度的建设,确保各二级院系的预算内项目资金、预算外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资金调配使用效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下拨、使用过程中监管力度,并在资金使用完毕后及时做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报告,彻底杜绝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占用、挪用等违规现象。
(四)政策保障
1.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对我院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主要是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人才引进、重点专业、课程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跟进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与多元投资职教集团两个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继续拓展现代学徒制和二元制试点办学空间,全力争取入围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科学筹划生成重点项目,争取列入医改专项经费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2.三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学校办学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从政策、制度、资金、场地等方面为我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有:鼓励和引导各部门、行业、企业与我院开展合作办学,鼓励企业优先吸纳我院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学院紧缺特殊专业人才引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院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的政策;逐步落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12000元/生.年),达到全国平均标准;落实生态新城连接职教园区的300亩发展用地。
3.学院的保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认同度,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坚持规划导向,细化具体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全面推进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学院总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本单位和专项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专项工作和院系发展规划,形成上下结合、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的局面。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并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干部考核、问责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学院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上一篇>>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
下一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教育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82382 0598-8216371   传真:0598-8282710  
E-mail:smykzyjxpg@163.com 邮编:365000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
Baidu
sogou